●主动与知名科技企业深化合作,将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执法实践,已攻克1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
●建立人才孵化机制,推行“优师带徒+项目历练”,新警参训率达100%
“这个指纹提取法在多起盗窃案中助力获得关键证据。”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余法护航”人才工作室成员在案情研讨会上兴奋分享。
近年来,余杭区分局围绕法治公安建设目标,创新打造“余法护航”人才工作室,通过构建“人才+技术+机制”三位一体模式,在跨部门信息办案平台建设、智慧执法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优先选拔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的民警辅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余杭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余法护航”人才工作室已汇聚17名骨干民警、3名专业辅警。青年民警辅警在重大任务中勇挑重担,成为工作室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工作室主动与知名科技企业深化合作,将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执法实践,已攻克1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余法护航”人才工作室负责人曾珂介绍。团队自主研发的一项指纹提取法获国家专利认证,相关技术标准在多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推广应用。
面对一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涉及20余个省份共610余名受害人的取证难题,“余法护航”人才工作室启动应急机制,通过自主研发的远程系统,协助专案组72小时内完成全部电子笔录采集,案件办理周期缩短60%。“这在过去需要数十名警力奔波数月才能完成。”参与办案的民警蒋金鑫感慨道。
“余法护航”人才工作室创新构建全流程数字化办案模式,已在6400余起案件中应用。以办案中常见的盗窃案件为例,通过应用新模式,他们助力压缩办案时间约330小时,节省费用1万余元。
“电子证据链的完整性需要特别注意……”不久前,在“余法护航”人才工作室“半月谈”小课堂现场,教官胡重陆通过三维建模演示新型案件取证要点。这种“理论+实操+复盘”的培训模式,已培养出省级执法标兵4名、市级教官16名。
“余法护航”人才工作室建立人才孵化机制,推行“优师带徒+项目历练”,新警参训率达100%。工作室通过举办“护航新中心·法治伴你行”主题活动,切实提升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工作室已开展10期培训、5期执法测试,覆盖1000余人次。
通过“人才—创新—实战”深度循环,2022年至2024年,余杭区分局在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增长的背景下,连续三年实现复议诉讼“零撤变”“零败诉”,刑事案件批捕率、成诉率全市靠前,刑事执法质效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培养一批骨干、规范一类案件、构建一套体系”的立体化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