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25日是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时值盛夏,酷热难耐,溺水事故随之进入易发高发期。各地公安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本地水域特点,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强化风险预警,深化重点区域巡逻防控,提升科技应用与应急救援能力,广泛开展安全教育,织密织牢防溺水“生命守护网”。
长航:深化主动警务 筑牢长江安全屏障
在炎热的夏季,长江水域成为消暑胜地。
“野外水域危险,请家长不要带孩子下水游泳!”7月17日傍晚,在湖北省荆州市柳林洲公园江岸边,长江航运公安局荆州分局荆州派出所民警利用无人机喊话,成功劝返15名野泳群众。
这是四川宜宾至上海的2808公里长江干线上,长航公安民警开展防溺水工作的日常一幕。
今年以来,长航公安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出台《长航公安机关“警防溺水”八项措施》,健全常态研判、隐患排查、巡逻救援、警示宣传“四项机制”,进一步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强化巡查,织密立体“防控网”
近日,长江航运公安局武汉分局武昌派出所民警巡查至一处隐蔽江段时,发现有群众正在江中野泳。民警立即登上巡逻艇靠近,通过小喇叭劝导:“此处水深超过3米,水下有暗礁和回流,十分危险!请马上上岸!”最终,野泳者离开水域。
入夏以来,长江水域游玩纳凉人数激增,长航公安机关构建“水上船艇巡、陆上警车巡、空中无人机巡、网上视频巡”立体巡防体系,紧盯溺水事故多发地、热门垂钓区域、江边网红景点、客运码头、渡口等重点部位,加强高温时段和高危水域的巡查看护。据统计,2023年至今,长航公安民警成功救助落水群众738人,劝离野泳、垂钓等群众7.1万余人;走访辖区重点场所部位1.2万余处(次),积极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整改涉险隐患1300余处。
今年以来,长航公安将长江干线89个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打通长江水域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以共建区为依托,长航公安深化与海事、水利、农业农村等涉水行政单位联合巡逻机制,积极动员蓝天救援队、冬泳协会、江豚巡护队、企业治保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巡防,打造“多部门紧密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联巡共防格局,打好防溺水巡查防范主动仗。
多维宣传,拧紧意识“安全阀”
7月7日,江苏镇江某“公益暑托服务”示范班内,一堂针对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就业群体子女的防溺水课开讲。这是长航镇江公安防溺水宣讲队今年以来第16次走进校园。
“警察叔叔教的都是‘保命招’!”“我还想再试穿一次救生衣……”课堂上气氛热烈,民警们通过警示案例结合互动演示,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针对青少年群体溺水事故多发的特点,长航公安机关建立警校联动机制,采取巡回宣讲入校园、安全知识进课堂、警示信件致家长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他们在线上同步发力,制作防溺水微课堂,改编歌曲MV等短视频,以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遇险自救、安全施救等知识,取得良好宣传效果。2023年以来,长航公安机关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3万余场次,覆盖群众达27.5万人次。
科技赋能,跑出救援“加速度”
目前,人、艇、机协同救援模式在长航公安机关广泛应用,实现空中监控、水面快反、岸边策应的立体化作战,极大缩短了溺水救援响应时间,大幅提升了救援成功率。
“空一号发现目标,请救援力量立即前往。”7月10日,重庆市云阳县苦草沱水域举行了一场人、艇、机协同的溺水救援演练。演练现场模拟两名野泳群众因身体突发不适,无力游回岸边的情况。万州分局云阳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启动联勤联动应急响应机制,采用远距离抛投救生圈、无人机定点抛投救生设备、水上机器人救援等多种救援形式,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综合救援。
工作中,长航公安机关以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为突破重点,系统开展防溺水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同步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联动响应机制,联合开展水上救援演练,提升民警单兵救生能力和协同处置能力。
(中国警察网记者谢俊思、通讯员葛嘉男)
永康:开展实战练兵 提升水域救援技能
为筑牢生命安全防线,浙江省永康市公安局统筹规划,积极联合教育局、属地街道等各方力量,开展水上救援大比武,提升水域救援能力,织密网格化管理防线,构建起覆盖全市的防溺水安全体系。
7月15日至16日,永康市公安局联合相关部门举办防溺水应急救援技能比武,全市16个乡镇(街道)的应急救援队、公安特警等23支队伍共115名队员参与。
比武分为应急救护技能比武与水上救援比武两大课目。应急救护技能比武围绕溺水救援原则、心肺复苏规范等专业知识展开。水上救援比武紧扣实战需求,设置了无人机定点抛投、桨板救援等专业科目,全面检验队员们的应急救援能力。赛后,永康公安梳理比武中发现的问题,组织专业教官开展针对性培训,并把优秀救援流程制成教学视频分发至各队伍,推动救援技能标准化普及。
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溺水防控体系,永康公安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在经济开发区,东城派出所联合网格员、千禧救援中队共同建立宣传巡逻工作机制。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深入企业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并联合相关力量对南湖等重点水域实施每日两巡,严格检查救援设施配备情况,及时劝离违规戏水人员,有效提升水域安全管控力度。入夏以来,东城派出所已深入企业开展宣传40次,开展巡逻30余次。龙山派出所联合龙山镇政府构建“村干部+教师+民警+志愿者”四方包保责任制,与每家每户签订防溺水承诺书,并通过微信群每日向家长推送安全提示信息,推动家庭防溺水责任落到实处,强化家、校、社协同监护。截至目前,已开展入户宣传覆盖7000余人次,签订家长承诺书2000余份。
此外,芝英派出所联合千禧救援队,组织治保会成员、网格员及志愿者开展综合性防溺水演练活动,内容涵盖知识讲解、救生装备操作、水上机器人救援演示、模拟场景处置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提升参与者的应急救援能力。截至目前,芝英派出所已开展防溺水演练2场,增设警示牌16块,劝离野泳人员40余人次。
(中国警察网记者谢佳、通讯员吕雅珺、邵建鋆)
宁德蕉城:实行立体巡防 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入夏以来,溺水事故进入频发期。为切实守护辖区群众生命安全,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聚焦水域安全风险,实行立体巡防,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宣传教育,全面筑牢水域安全防线。
“此处救生圈配备齐全,警示标识醒目,但救生绳存在磨损,请立即更换。”7月23日,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蕉南派出所民警在南际公园开展水域安全检查,对水池周边防护栏、救生设备、警示标识等进行逐一检查,确保关键时刻能用、顶用。
入夏以来,蕉城公安强化部门协同,联合教育局、应急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广泛发动网格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对辖区河流、水库、池塘等重点水域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隐患排查。民警细致检查各处水深标识、安全警示标牌是否清晰完整,防护栏、救生圈、救生绳等设施设备是否配备齐全、功能完好。针对排查发现的标识缺失、设备损坏等隐患,民警当场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跟进督办,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针对夏季水域活动增多的特点,蕉城公安将水域防控纳入日常巡防体系,着力构建“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的立体化防控格局。聚焦河道、水库、景区等重点区域,派出所民警联合驻村辅警、村干部等力量,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及时发现并劝离在危险水域嬉戏、垂钓、逗留的群众,同时进行安全警示教育。此外,蕉城公安使用无人机开展高空巡查,提升水域隐患排查的精度与效率,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
7月21日,受台风“韦帕”外围环流影响,蕉城区发布暴雨预警。
“小朋友,马上要下暴雨了,河边危险,要赶紧离开。”“没有大人陪同,不能私自下水玩耍……”当日上午,九都派出所民警在云气诗滩巡逻时,发现仍有孩童在水边玩耍,立即上前劝离。
蕉城公安坚持关口前移,组织警力深入校园、社区、乡村,通过以案说法、科普讲解等形式,讲解私自下水游泳、垂钓及盲目施救的危险性,普及防溺水及科学自救互救知识,有效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中国警察网记者王庭钧、通讯员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