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公安力量。江苏、福建厦门、上海青浦公安机关聚焦智慧警务、创新服务、主动警务,为护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江苏:打造智慧引擎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民警带着机器狗在“苏超”赛场周边巡逻。樊鑫龙 摄
近日,火爆全网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迎来第六轮“南京VS苏州”焦点战,6万余名观众齐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创下“苏超”单场观赛人数新纪录。
“现场氛围既激情澎湃,又井然有序。”专程从安徽省马鞍山市赶来观赛的刘先生赞叹道,“如此多的观众,从入场到观赛再到离场,全程秩序井然,实属难得。”
刘先生不知道的是,在比赛开始前数小时,多架“金陵警鹰”警用无人机已升空作业,将实时画面回传至赛事安保指挥部。遍布场馆内外的智能安保系统高效运转,精准识别各类安全隐患并引导现场警力快速处置。比赛结束后,仅用半小时,6万余名观众便顺利离场。
“依托智慧安保模式,我们可以实时掌握现场各方面情况,采取潮汐式管控引导措施,最大化提升通行效率,最大限度引导客流。”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李鹏说。
截至目前,“苏超”联赛已顺利完成7轮40余场比赛,累计入场观众超百万人次。赛事平安有序举办的背后,智慧警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江苏省公安厅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入推进数据赋能,积极构建智慧警务生态。省、市和体量较大的区县公安机关全部建成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有针对性地打造实战模型,滚动输出赋能产品,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智慧引擎。
在深入推进智慧警务的基础上,江苏公安积极推动前端技术创新——深度融合5G技术,扎实开展110接处警“擦亮行动”,推广可视化报警系统,实现“群众讲不清、110看得见”的精准接警;在全省科学编织无人机智能巡控的“低空警格”,构建起“站车摩航舟”立体巡处、快速合围新模式,为群众提供可视化安全守护。
为更好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江苏公安机关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护航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创新建立智慧化风险全周期治理机制,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聚焦知识产权领域各类风险要素,精准打击知识产权犯罪。今年上半年,全省共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74名。
江苏公安机关积极将智慧警务建设成果应用于政务服务,推进服务提质增效,持续提升服务发展的贡献度。自2021年起,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进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建设,目前90%以上派出所实现车驾管、户籍、出入境等业务“一窗受理”。江苏省公安厅推动全省129个市县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投入运行,34个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网办率达90%以上;推进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公安高频电子证照在“苏证通”App汇聚。目前,全省16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免交证办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中国警察网记者杨青春)
厦门:前移警务阵地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现阶段我正与中国企业深化合作,并计划在厦门创办自己的公司。”7月10日,外籍商人梅尔赫布来到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在移民事务服务站咨询签证事宜。
这份扎根中国发展的决心,源于梅尔赫布在福建厦门工作一年的深切体会。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门户,厦门每年吸引大量国际客商,全市年均办理出入境证件数突破百万次。
厦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以“跨前一步”的服务理念,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这支荣获全国“模范出入境管理处”称号的队伍,正以主动作为的服务姿态,为这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注入发展动能。
针对外资企业和国际人才需求,厦门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创新出入境服务模式,变被动应答为主动服务。2024年3月,由5名业务骨干女民警组成的“晓·境”宣讲团正式成立。她们化身“政策快递员”,带着量身定制的课件和手册深入企业园区,开展宣讲活动。“以前政策文件晦涩难懂,现在警官上门讲解,还能现场答疑,太省心了。”一位外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
光讲政策还不够,办事更要“直达”。今年5月,厦门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易·境”号服务直通车启动运营,将“绿色通道”办证、港澳商务备案等服务送进重点园区。开通两个月,他们已服务企业100余家,现场办证3000余人次,指导20余家企业完成备案。
服务的“跨前一步”不仅体现在空间延伸,更在于流程再造。厦门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空海港口岸签证全覆盖优势,创新推出5项签证便利措施,外籍人士办证时限同比缩短70%。他们线上联合多部门推出“外籍人才工作居留一件事”服务,让8000余名外籍人才享受到政策便利。
最令长期在厦门的外籍人士称道的是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在厦门近40年的厦门大学教授潘维廉作为福建省首位持卡人表示:“以前是纸质证件,携带不便。现在这张卡不仅号码固定,还能扫码支付、便捷就医。”目前在厦门,已有35个部门协同确保“五星卡”在20个领域便利使用。
服务的触角还在向更基层、更细微处延伸。近年来,厦门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以“多方协同、资源整合、集约高效”为核心理念,创建移民事务服务“4+1+6”矩阵体系,在重点园区设立4个移民事务服务站,在华文学院设立1个留学生管理服务站,在龙头企业设立6个留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国际化服务平台,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治理水平提供实践样本。
(中国警察网记者万里、通讯员张露悦)
上海青浦:深化主动警务 护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民警为市民办理户籍业务。(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潮涌长三角,风起示范区。
上海青浦金泽这片曾经静谧的水乡,如今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域。盛夏时节,科创园区、城际铁路、新型社区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工资到账,心里踏实了!”在金泽镇某工地,工人老陈看着手机上的到账信息,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就在10天前,他和工友们还在为工资拖欠问题忧心忡忡。
在这起劳资纠纷初现端倪时,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助企办驻点民警便第一时间介入,依托助企版“三所联动”机制,会同区建管委约谈项目方,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项目验收整改。同时,他们联动司法局、检察院等部门提供法律支持。经过十轮协商,承包方最终全额支付欠薪。目前,该机制已成功调解涉企纠纷近3000起,涉及金额4.27亿元,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金泽镇是上海唯一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的乡镇。随着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启用、“方厅水院”文化地标落成,3年来辖区人口激增213.8%,道路里程增长32%,车流量上升30%,新园区、新业态、新人才不断涌入,金泽镇的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面对快速发展带来的治理挑战,青浦公安坚持“预防警务、主动警务、联动警务”理念,在高效治理、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为这片热土保驾护航。
去年10月,华为公司启动最大规模研发中心搬迁。青浦公安提前谋划,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周密保障方案,最终提前一个半月完成任务。
“您好,我来领取户口簿。”近日,科创中心员工王先生利用午休时间,仅用半小时就在西岑国际人才港公安专窗办妥手续。“他们的午休时间正是我们的业务高峰。”窗口民警王梦介绍。
为服务全球人才和科创企业,青浦公安今年7月设立西岑科创中心警务站,助力国际人才港建设,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同时,他们整合多部门力量联合办公,最大限度便利企业和员工。
在园区周边,青浦公安构建“1+4+N”立体巡防体系,即以警务站为核心,4辆移动警务车驻守要道,多架无人机巡航监测,实现警力常在、警灯常亮。此外,他们还建设25个“平安屋”,组建2000余人的青城义警队伍,形成警企民联动共治格局。今年上半年,园区周边侵权、纠纷类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30%和36%。
同时,青浦公安创新成立“助企办”,畅通警企联系机制,切实做到“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推动公安工作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警察网记者吴艺、通讯员高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