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  安徽  > 正文

“皖警智创”为警务赋能 群众乐享高效服务

2021年07月21日 09:41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皖公宣   
中国警察网 · 皖公宣  |  2021-07-21 09:41

  安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深入推进“皖警智创”,为警务赋能,不断推出新的惠民便民举措,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和体验。

  “出生一件事”服务,做到了新技术赋能、新理念提效

  “就这样登记就好了?确定不需要再办别的手续了?”近日,明光市自来桥镇的胡先生在办理新生儿出生证明的时候,对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有些将信将疑。

  沉浸在“升级”当爸爸喜悦中的他还不知道,自7月1日起,明光市就启动了“出生一件事”服务,打破旧有的户口现场申报模式,只要在医院办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时,填写《“出生一件事”办理登记表》并提交相关资料,这些数据就会直接流转至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办结新生儿户口申报业务。然而,数据却并没有在这里止步——公安局会及时将新生儿户籍信息流转到卫健委、社保局、医保局等单位,接续办理医保、社保和疫苗接种等全部业务。

  一次采集,全流水化办理,明光市公安局的“出生一件事”,真正做到用新技术赋能、用新理念提效,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

  到老百姓身边去,把调解工作做到田间地头

  一起赤着脚、踩着泥,心才会贴得更近。

  7月17日,灵璧县公安局渔沟派出所接到110指令:侯湖村的两户村民有土地纠纷,迅速前往调解。接到指令,民警许天天和辅警王工作立刻赶往现场。来到现场,许天天和王工作毫不含糊,挽起裤腿,赤着脚光着腿,头顶烈日脚踩泥水,深入到了田间地头,听村民们讲事实,为他们摆道理。经过几个小时心贴心的调解,最终为两村村民划分地界,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真正到老百姓身边去,就是宿州市公安局“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宿州市各县、分局以派出所为单位,在落实“百万警进千万家”的基础上,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组织社区民警、驻村民警辅警、包村民警,会同有关部门和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农村、社区、单位、学校和家庭,全面梳理排查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同时,依托“警民微信工作群”平台,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还采取“警民恳谈”“警情通报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向群众代表报告工作。通过报告公安工作开展情况、公安队伍建设情况及治安形势,密切了警民关系,畅通了警民沟通渠道。

  “互联网+”为窗口服务赋能,打造五优化服务模式

  7月16日,芜湖居民刘先生来到芜湖市镜湖区市民服务中心的户政窗口办理户籍迁移手续,户籍民警不仅为他说明程序、办理手续,还向他介绍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内容。在民警的引导下,刘先生通过“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和“城市令”等App自助办理,不到5分钟就把手续全都办完了!

  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为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东门派出所充分为驻扎在市民服务中心的户政窗口赋能,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不断创新,打造了“优化办事流程、优化预约渠道、优化线上服务、优化便民举措、优化服务方式”等五优化服务模式,通过一站式服务提速办、线上线下便利办、不见面服务自助办、想方设法轻松办、提升素质贴心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被亲切地誉为“温馨驿站”。

  公安合成服务中心投入运行,线上线下服务全监测

  淮北市公安局新建立的“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实体大厅(公安合成服务中心)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完善和健全了对全市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和机制。

  “e网通”、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网、“安徽治安在线”、“交管12123”、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平台的网上服务进行全方位监督;实现全局政务服务数据在线分析,搭建全局政务服务数据整合分析模型,实现数据智能化统计分析,简化数据报送环节和流程;实现线下窗口服务在线实时监督,实时动态监控窗口服务状况,不断创新,提高效能;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回访,随机抽取部分网上办件,对群众和企业进行电话回访,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同时做好“省长信箱”“厅长信箱”“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群众投诉建议受理工作,及时转办、落实和反馈,实现线上便捷服务与线下方便办事的优势互补、无缝对接。

  通过技术更进一步,服务更近一些,淮北公安在“皖警智创”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充分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

  6人的小警务室,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贴心服务

  2名社区民警,4名辅警,这是淮南市公安局三和派出所香樟苑社区警务室的团队。

  这座警务室坐落于淮南市山南新区三和镇香樟苑小区,社区警务室积极打造24小时便民服务点,设置身份证、户籍、居住证、保安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印章缴销等业务办理平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贴心服务,做到了“凡是派出所可以办理的业务,警务室内均可办理;凡是群众可以享受的便捷服务,警务室均可提供”。

  为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效,警务室还组织以网格员和保安员为主力,业主代表、商户代表广泛参与的群防群治队伍,充分开展网格化管理。

  近年来,辖区盗窃“三车”等刑事案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刑事发案率较去年下降73%,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警务室还设置微型警民联调室,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尤其是针对辖区孤寡老人多、身边无人照料的实际,社区民警还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主动上门开展业务办理服务。



责任编辑:高鹏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