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  福建  > 正文

用心用情托举希望之光

厦门纵深推进临夏对口扶贫工作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1年01月04日 17:09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黄晓洁 张远见 张露悦   
中国警察网 · 黄晓洁 张远见 张露悦  |  2021-01-04 17:09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领导看望慰问了7名在厦务工的甘肃临夏籍对口帮扶群众。为困难群众牵线搭桥、寻找就业岗位,变“输血”为“造血”,是厦门市公安局对口扶贫的主攻方向之一。这7名群众有的已在厦务工近一年,有的夫妻结伴在厦打拼。

  对口帮扶临夏石头洼村和大庄村两年来,厦门市公安局党委将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成立以局长任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打出援建便民警务室、设立公益岗位、消费扶贫、建设美丽乡村等一系列扶贫“组合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公安力量和公安智慧。

  警务扶贫

  移植“雪亮工程” 援建警务室

  2019年起,石头洼村和大庄村的村道边,130盏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村道上还同步配备了35路视频监控。村委会里的便民警务室配备警用设备和派出所驻点人员,可以时刻巡视村道实况。

  这些变化,正是厦门市公安局突出公安特色、开展警务扶贫的一个缩影。据挂钩扶贫民警陈江场介绍,在厦门市公安局党委的倡议发动下,全局民警自愿捐款筹集专项帮扶资金,借助厦门“雪亮工程”经验,在当地推广“路灯+监控”建设,一方面照亮夜间的村庄道路,另一方面完善基础治安设施。

  此外,厦门市公安局了解到当地公安机关面临警力不足、缺少警用装备的困难,又分别挑选石头洼村和大庄村两处村委会的闲置房屋,建立便民警务室。同时,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反光背心、警用强光手电、警棍等警务装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厦门市公安局党委心系临夏市防护物资保障情况,倡议动员厦门企业分批分次向临夏市捐赠了口罩、消毒液、额温枪、测温仪、测温门等防疫物资和图书,帮助解决临夏市卫健系统、教育系统物资紧缺的实际困难。

  结对扶贫

  既消费扶贫又扶志帮学

  2020年11月5日,厦门市公安局机关办公楼会客厅迎来了一批“新朋友”,首批来自定点扶贫地区的32款特色农产品正式上架销售。厦门市公安局通过扩展消费扶贫渠道,提升定向消费扶贫力度。农产品上架当月,销售额近5万元。

  通过消费扶贫,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2020年以来,厦门市公安局倡议自办食堂的公安机关,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定向采购的方式,优先选用临夏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的农畜产品,帮助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扶贫先扶志。2020年,厦门市公安局开展了以民警志愿者子女与贫困学生为纽带的家庭结对帮扶活动,在增进两地长期交流互动、搭建青少年寒暑假交流平台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东部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拓宽西部学生的视野。7月13日,市公安局带领结对帮扶意向家庭代表,前往临夏市开展了厦门市公安局青年民警子女“手拉手共谱友谊歌,心连心同育少年华”结对活动启动仪式,现已有69对家庭结对,通过物资捐赠、访厦游学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厦临两地扶贫协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迈进,打造厦门公安结对帮扶特色品牌。

  就业扶贫

  建家门口车间 设公益性岗位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对口帮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输血”过程,更要力求提高“造血”能力,厦门市公安局通过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确保断掉穷根、开掘富源。

  厦门市公安局创新就业扶贫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造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扶贫车间就是最好的代表。考虑到当地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但家有老人和小孩无法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情况,厦门市公安局在临夏市建立结对帮扶村扶贫车间,实现家门口就业,解决了结对帮扶村20户建档立卡户的就地就近就业问题。这是临夏首家由结对帮扶单位帮助建立、吸纳结对帮扶村贫困家庭就业的扶贫车间。

  综合考虑到石头洼村和大庄村的特点,厦门市公安局与村两委扶贫工作组沟通,设立了保洁员、护林员、村绿化员等公益性岗位18个,安排未脱贫家庭劳动力上岗。这些公益性岗位的工资从专项帮扶资金中支出,帮助他们通过公益岗位稳定增收。

  面对有外出劳务需求的村民,2020年,在继续设立便民警务室辅警岗位的基础上,厦门市公安局采取定向招聘的岗位输送模式,面向临夏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提供30个辅警岗位。



责任编辑:张佳琪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