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  贵州  > 正文

黔西南青山派出所:用真情实干守护一方平安

2021年08月31日 10:08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张好勇 舒安森 殷选择   
中国警察网 · 张好勇 舒安森 殷选择  |  2021-08-31 10:08

  青山镇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南部,普安县公安局青山派出所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载体,做实做优“公安+”和“三微一感知”社会治理,全时空守护平安、多元化化解矛盾、零距离服务群众,实现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增强。

   

  党建引领,打造过硬队伍 

  为充分发挥党员民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20年7月,青山派出所选派3名党员民警兼任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选派3名民警兼任村(社区)主任助理,协助做好治安防范、法治宣传、矛盾调处、服务群众、平安创建等工作。

  党员民警到村和社区兼任职务,多了一重身份,就多了一份责任。这是青山派出所全面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警民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效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整合毗邻派出所党员力量,切实将党建引队建、促业务工作落到实处,2018年,经普安县公安局党委批准,青山派出所还与楼下派出所、新店派出所联合成立了第12党支部。

  “联合党支部”由青山派出所所长任党支部书记,在3个派出所分设党小组,抓实支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青山派出所先后16次邀请青山镇党委到所上主题党课。以楼下镇红军长征纪念馆为载体,开展“重走长征路”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7次,开展学习教育活动46场次。打造党建展览厅和党员活动室,同步打造党史学习“一长廊”、队伍教育整顿“一面墙”,引导民警辅警忠诚履职。

  支部还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测评,确保工作让组织放心、服务让群众满意。

   精耕细作,绩效奖惩立杆见影 

  在青山派出所,辅警有36人,工龄都在两年以上,相对而言,这里的辅警队伍比较稳定。

  青山派出所制定实施了《队伍正规化建设综合管理规定》,明确39条扣分项和2条加分项规范勤务服务,严格落实绩效考评奖惩,促进了民警辅警进一步履职尽责,队伍正规化建设综合管理更加行之有效。其中,青山派出所还实行民警与辅警捆绑教育管理模式,由1名民警捆绑负责4名辅警的日常教育、培训、管理。

  目前,青山派出所这一套奖惩激励机制已经严格执行并形成常态化,民警、辅警对制度的规范功能充分认同,人人以身作则,规范言行举止。

   

  矛盾调处,化解纠纷更加“多元” 

  近年来,青山派出所创新实践矛盾纠纷调处“四步工作法”,实现了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

  ——聚焦“萌芽状态”,做实村级调解。青山派出所培训指导村警务助理常态化排查调处一般矛盾纠纷,调解无效再报告村“两委”组织村级联调队处理,入户走访早排查、早介入、早化解,尽最大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

  ——聚焦“报警求助”,做实警情调解。青山派出所将矛盾纠纷类警情处置作为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值班民警和社区民警首接责任制,第一时间处警控制事态、查清情况,劝导调解。

  ——聚焦“疑难杂症”,做实巡回调解。青山派出所针对报警求助未能当场化解的矛盾纠纷、村级调解多次无果的矛盾纠纷,抽出群众工作特别是调解经验丰富的民警1人、辅警2人成立“疑难杂症”调解队,对积案进行巡回攻坚。

  ——聚焦“重大民困”,做实多元调解。青山派出所建立健全司法入所、法官入所、律师入所和“公安+”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高效处理村级调解、报警调解、巡回调解无果的矛盾纠纷。

  “青城义警”,构筑群防群治防线 

  2016年,青山派出所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探索组建了一支“普安县青山镇青城义务巡逻队”。

  2019年,“普安县青山镇青城义务巡逻队”正式更名为“普安县青山镇青城义警协会”,31名当地群众成为义警队员,常态化参与派出所及社区民警组织的治安巡逻防控、人口管理及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

  每到节假日、赶集日、重大活动等时间节点,义警们都会挂上工作牌,穿上工作服,戴上“红袖套”,与派出所联合开展巡逻防控、禁毒反诈宣传等,同时将自己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反馈给派出所。

  此外,调解矛盾纠纷也是“青城义警”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处理一些矛盾纠纷时,义警队发挥自身优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当地矛盾调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平安守望,“三微一感知”实现“服务不缺位” 

  青山派出所创新推行微服务、微警务、微治理,第一时间感知百姓冷暖理念,将“三微一感知”勤务服务模式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全面推进。

  做实“微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开通青山派出所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提供预约、咨询等服务,落实治安、交警、出入境等26项业务派出所窗口一站办,身份证24小时自助办并推行送证上门、上门办证和摩托车驾照送考下乡等措施。在距离派出所较区的哈马村警务室开通试行户籍办理业务,将服务群众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做实“微警务”,提升群众安全感。青山派出所以村组(街面)、行业类别、人员群体等为单位建立微信群218个,群员达13000余人。以民警、辅警、警务为分类微警务群管理员,每天在微信群中向群众推送禁毒、反诈等宣传提示2.3万条次,及时解答群众咨询211次,第一时间发现并帮助群众找回走失孩子8人、走失耕牛11头。

  做实“微治理”,提升群众获得感。线上,民警利用微警务群开展信息收集、治安形势摸排调度。线下,不断充实社区警务力量,6名民警下沉警务室开展工作,全部兼任村支两委副职,13名辅警参与协助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将户籍、交通、消防、治安等业务进一步前置警务室。同时,开展“摩托车驾考下乡”18次,让1700余名群众以村(社区)为单位就近参加了交通巡全培训和驾考。

  盘山公路蜿蜒延伸,群山簇拥着小镇、村庄,青山派出所就扎根深山中,民警辅警就坚守在这里,用真情、实干温暖群众,守护一方平安。



责任编辑:高鹏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