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聚力谱芳华 铿锵玫瑰散芬芳


走进办证大厅,只见清一色的女警,忙碌且热情,干净整洁的环境,温暖而舒心,办证队伍有序地向前移动着。这就是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的日常工作缩影。
在小小的出入境窗口里,她们用耐心、细致、亲切、周到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暖心故事,赢得了群众们交口称赞的口碑,不仅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2020年3月还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妇女联合会授予甘肃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细微之处见真章 出入境管理部门是公安机关的窗口之一,在这个岗位上,每天重复着单调而又琐碎的工作,来去匆匆的民警们真诚地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面对聋哑人,她们妙笔生“话”,无声之中深入交谈;面对残疾人,她们将轮椅抬进抬出,俨然群众的手与足;面对老年人,她们设身处地引导办理证件;面对婴幼儿,她们手脚并用抓拍合格照片。 1月4日,虽说是周六,但出入境办证大厅依然人头攒动。时至中午12时,一名女士急匆匆赶到大厅,来到受理窗口已是泪流满面。原来,其远在美国的哥哥突发重病,弥留之际想再见妹妹一面。民生就是指令,民情就是警情。民警立即为该女士完成填表、受理、缴费等一系列申请手续;带班领导现场指挥开通加急办证“绿色通道”,接到指令的民警们即刻到位,校对材料、审核信息、流转审批,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经过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前前后后仅用了两天时间,她就拿到了带着余温的护照。一本护照,饱含着出入境民警以人为本的情怀。 拾金不昧获点赞 出入境民警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公安机关的形象,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温馨的笑脸、一件暖心的小事,体现的是公安服务窗口优良的作风。 2019年10月的一个下午,办证大厅刚开门,就有30多位群众在等待,咨询、填表、拍照、等候……大厅内一时间热闹非凡,最后一个申请人完成自助填表后,工作人员在靠近填表机的窗台上发现了一个黑色钱包。经检查,钱包内有现金2800元、银行卡4张、支票收据若干、驾驶证1张。获得驾驶证上的信息后,民警立即到受理窗口调取申请人联系方式,并电话联系失主前来认领。半小时后,金女士匆匆赶到大厅,从民警手中接过钱包连声道谢。 原来,金女士在自助填表时,随手将钱包放在了窗台上,办证结束后径直离开了大厅,她感动地说道:“谢谢警察同志,钱包里的票据非常重要,如果遗失到别处,后果不堪设想,真是谢谢你们了。” 在接待大厅,申请人遗留在窗口的物品小至钥匙、水杯、眼镜、雨伞,大至钱包、手机、身份证、银行卡,她们都会尽心尽力地寻找失主,并对无主物品进行妥善存放,等待失主前来认领。
创新服务为群众 西峰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坚持“创新,出众;不创新,出局”的理念,心牵民意、情系民生,把精力用在“干”上,把目标定在“成”上,从普通证件到电子证件,从人工受理到自助办证,从有偿照相到免费照相,从五个工作日到立等可取,从只跑一次到全国通办,让群众随时预约办证,在家就能填表,手机也能缴费,一次就能办好,让人民群众体验到公安机关指尖上的便捷服务,出入境证件办理实现了从时到分的跨越,证件制作实现了从周到日的转变。小小的护照,在她们眼里重若千钧。因为,关键时刻,它将决定持证者的命运,正如电影台词“中国护照不能保证带你到达世界任何地方,但能保证把你从世界任何地方接回家!”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她们从群众需求出发,为涉及就学、商务、治病、奔丧等紧急申请开通“绿色通道”,申请人最快可在3天内可拿到护照。如果是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大队还酌情提供送证上门服务。 七十多岁的李爷爷在西峰出入境接待大厅申请证件时,窗口民警考虑到老人患有腿疾,为避免取证时来回奔波,特意为老人开通了送证上门服务。李爷爷接过护照感动的说:“真没想到我的一个咨询电话,你们就把服务送到家了,大中午的,因为我耽误了你们的休息时间,你们真是太贴心了!” 典型引领创佳绩 五星级的服务必须有铁一般的队伍作为检视后盾,为兑现“人本、专业、方便、快捷”的服务承诺,警花们在接待规范上锤炼功夫,“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这是全员牢记于心的服务准则。 她们从妆发、言语、手势等方面苦练礼仪内功,靠自学、集训、测试等方式磨砺业务技能,充分发挥“政务之星”“最美笑脸”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最大限度挖掘个人潜能,形成人人是名片、处处展形象的良好氛围。 窗口民警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依赖于制度的约束和科学的管理,更植根于出入境管理大队党员民警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支部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管理,通过日常会议、谈心谈话、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形式锤炼党性,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