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


中国警察网讯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公安机关以优化警务运行模式为关键点,从“条”上深入推进公安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在“块”上全面对接基层党委政府“吹哨报到”机制,以警务精细化管理促进规范化运行,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基层警务管理与社会治理形成了同频共振。 做精综合指挥室,打造基层警务管理中枢。锡盟公安机关不断加强指挥处、职能部门综合队、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三级指挥体系建设,在派出所层面坚持“一室牵动两队”,打造精干高效的派出所警务管理中枢。规范警组设置,做到统分结合,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设置指挥调度、合成作战、综合内勤3个警组,优先配备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力较强的民辅警,规范设置功能岗位。 做专社区警务队,厚植基层基础建设根基。锡盟公安机关以明责任、减负担、提效能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社区警务为中心的警务运行模式。社区民警长期驻扎社区,专职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社区民警由“下社区”转变为“在社区”。 推行网格化管理。锡盟公安机关根据辖区划分警务网格,每名社区民警对口一个网格,逐人划定“责任田”,做到社区有格、格中有警,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每个派出所均设立社区警务队,不再分管“条”上工作,主要承担警务网格的管理任务,带领社区民警抓细抓实社区工作,零距离服务群众。 建设专业化团队。建立以社区民警、专职辅警、警务联络员为主的社区警务团队,社区民警负责组织牵动群防群治力量,做到警民协作、共保平安。细化明确多项职责任务,以“条”上指导专业化推动“块”上社区警务的职业化。 融入区域化治理。推动派出所所长“进班子”兼任街镇党工委委员,党员社区民警“进支部”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社区警务队党小组对接区域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相应联系街镇、街区、社区,加强区域治理统筹,确立了“三联一统”的区域化党建和社会治理四级对接机制,形成基层警务工作体系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做强打击办案队,锻造基层专业办案力量。在每个派出所建设一支专业打击办案力量,与专业部门捆绑作战,切实将派出所的“小刑侦队”建在社区、建在群众身边。 强化专业力量配备。每2至4人为一组,每2至3个警组编成一个打击小队,指定1名副队长或骨干民警牵头开展工作,专职承担辖区内打击破案,并与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高效联动,精准精确用警,靶向打击整治。 强化配套机制建设。探索构建职能部门与派出所之间“四服务、一减负”长效机制。“四服务”即加强两级打击办案力量建设,提供专业指导服务;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法制监督服务;加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提供办案支撑服务;加强专业送执力量建设,提供集中送执服务;“一减负”即加强分局专业机动力量建设,减少派出所勤务用警量,让打击办案队得以立足辖区“精耕细作”,做深做细做实主责主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