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越来越严 办案越来越精细
刘迟查阅案件卷宗。孙嘉 摄
2016年,我从派出所转岗到分局法制大队,成为一名法制民警,负责执法监督、行政案件审核等工作,见证了法治公安建设的不断进步。
前不久,一名民警在办理盗窃治安案件时,收到我们的短信提醒:嫌疑人被抓获后已过多天还没有处理。这名民警立即将刚收到的物价鉴定文书送达案件当事人,又将案件材料送法制大队审核,分局当天就依法对嫌疑人作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通过智能化执法管理系统向办案民警推送预警信息,是我们探索建立执法办案活动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监督管理机制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南通公安法制部门不断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管理,全力确保执法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去年5月,公安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公安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的意见》。贯彻过程中,我们在全面推行网上办案的基础上,紧扣警情、案件、人员、财物、卷宗、场所等六大类执法要素,针对民警执法办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在智能化执法管理系统里嵌入数据对比预警模型,对警情流转、受案立案、涉案财物处置等风险点进行实时智能化数据对比、自动预警提醒,为民警规范化执法办案加上多重保险。我们出台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记录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定,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增强内外执法监督合力。
精细化、智能化的执法监督管理,提升了执法办案质量,受到办案民警普遍欢迎,也充分保障了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这几年,受益于不断加强和改进的执法教育培训工作,我的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不断提升,通过了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还加入了公职律师队伍。作为一名法制民警,我将始终秉持法治思维和守护公平正义的信念,坚持不懈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践行者,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
□讲述:刘迟(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法制大队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
整理:中国警察网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苏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