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  新疆  > 正文

用青春热血在5300米的冰达坂下坚守

记新疆喀什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

2021年08月23日 17:09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李展朋   
中国警察网 · 李展朋  |  2021-08-23 17:09

  新疆喀什边境管理支队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位于红其拉甫衣拉克素达坂脚下,属于高山高寒无人区,驻地海拔4150米。热斯喀木村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小山村,仅靠一条狭窄山路与外界相连,这条路被当地人称之为冰达坂的“生命通道”,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在这条路上。

  2012年5月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成立以来,驻守在这里的10余位民警和护边员就坚持“艰苦不怕吃苦 缺氧不缺精神”,守护着热斯喀木村的平安和幸福。

  警务站“很高” 警民情深似海

  “衣拉克素”意为“源水”,每年5月初,5300米的达坂上积雪开始融化,滋养着衣拉克素牧场里水草也长势喜人,当地牧民相继转场来到这里牧马放羊。

  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位于海拔5300米的达坂下,驻地海拔4150米。8月19日,民警来到达坂脚下的牧场里开展入户走访工作。

民警在边境牧场访民情,为牧民群众赠送药品。

  驱车离开警务站3公里时手机便没有了信号,驶入羊肠小路,除了在山脚碎石上伸着“懒腰”的旱獭,不见一个人的身影。

  “别看挺近的,车程得半个小时起。我们每周来都会带些常用药品、茶叶和糖果,给牧民和孩子们。”开车的是民警努尔艾合麦提·图尔荪,虽说他今年才25岁,但坚守在警务站2年的时间,脸被晒得很黑,皲裂的嘴唇隐约着一点血丝,高原的风雪把他吹得像一个四十岁的汉子。

  抵达牧场,看见民警的身影,不远处,几个毡房里的牧民也纷纷向这边走来,跑最快的就是孩子。吾努斯·热斯塔木在毡房前的空草地铺上地毯,摆上民警带来的甜瓜、酸奶、糖果,与民警围坐下,欢声笑语不断。

民警在边境牧场访民情,为牧民群众宣传防电信诈骗法律知识。

  当说到孩子玩耍时不慎受伤的时候,民警臧帅拿出携带的药箱给孩子阿丽萨•依萨木丁处理伤口。

  “转场以来,我们要经常跟随牧民们放牧,检查牧场人员和牲畜流动情况。既守卫边境,又帮助牧民们生产。”努尔艾合麦提·图尔荪一边熟练地帮着牧民赶着牦牛,一边给牧民讲着防电信诈骗知识。“我会经常到牧场去,走进塔吉克族牧民的毡房里,去了解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

  “你们很辛苦,要工作还要帮助我们。我们给打了馕饼,回去的时候带上。”牧民吾努斯·热斯塔木拉着民警的手说。

  温情守哨卡 高原生命救助站

  走访结束,民警们回到执勤卡点,民警臧帅穿上装备替换下岗位上的李延庆,脱下防护服,明显能看到李延庆脸上那到深红的勒痕。

  在这里,当群众处于危难时刻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衣拉克素警务站的民警总会冲锋在前。

  2019年2月,为帮助热斯喀木村的孩子们打通被积雪覆盖了20余公里上学的路。连续数日,警务站的民警们协调铲雪车夜以继日进山铲雪,期间要翻越3座5300米以上的达坂,穿越多个无人区,克服-30℃的低温,最终在3月2日下午,积雪路段终于全部打通,被大雪围困的316名孩子们在民警和村干部的护送下全部成功出山。

2019年3月,民警护送热斯喀木村去县城求学的孩子们。(资料图片)

  今年2月21日下午16时,进山换勤的民警陈绪伟途径达坂时,发现两辆车被困积雪,无法动弹。民警了解到无人员伤亡后开始实施救援,并第一时间联系到达坂脚下的警务站为群众提供吸氧和食物。车辆被困在海拔4650米的达坂上,海拔高气温低,积雪深度达70厘米,给救援增加了难度。民警用铁锹、千斤顶等工具,历经四个多小时,最终帮助车辆成功脱困。

  这时再看民警的裤腿已结了冰,准备登车离开时,远远看到群众纷纷下车向他们挥手致谢。次日,被救群众海热拉尔·米那瓦尔便送来了印有“顶风冒雪 抒危解困”字样的锦旗,一直悬挂在警务室的接待室中。

  6月初的一天,副所长宋德江从热斯喀木村回派出所翻越达坂时遇到风吹雪,导致交通瘫痪。后山山体不时有碎石落下,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事故。接到通知后,警务站民警带领护边员迅速赶赴现场增援,全力确保过往群众的生命安全。

2021年6月,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民警在冰达坂疏导交通,保障过往车辆行驶安全。(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共为107名过往人员提供了吸氧、高原药品、热水等服务,及时对过往抛锚的车辆救助13次,转运产生高原反应的群众23名。

  梦想洒边关 无悔青春当自豪

  “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这里的民警和护边员是大多都是95后,最小的2002年出生。

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民警和护边员开展踏边巡逻。(资料图片)

  2019年21岁的臧帅从内蒙古锡林浩特来到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来到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初到警务站,臧帅才发现,这里的条件比派出所的条件还要恶劣,这里的山更高路更险。“以前见过大海、森林、草原,唯独没有见过高山,来红其拉甫,我也想完成心愿。”他说,在这里,手机信号总是时有时无,有时候为了给家里报个平安,只能举着手机满山跑,就为了找到一格信号。

  2019年3月中旬的一天早晨,臧帅前往边境前沿的塔吐鲁沟参与了首次边境巡逻。

  前方的雪山阻断了驾车前进的道路,臧帅和战友们只能骑马前行。行进中,猛烈的风雪灌进了臧帅的袖子和领子,风吹雪打在脸上似刀割。随着海拔越高,缺氧使得臧帅呼吸困难。当他和大家翻越海拔4993米的盖加克达坂时,两腿突然深深陷进了一个雪窝。此时雪窝一侧就是悬崖,稍不慎就会摔下去。臧帅努力保持身体平衡,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将他从雪窝里拉上来时,他拍掉身上的积雪,和战友们继续攀爬前行,来到满是积雪的通外山口踏查。

  这一趟巡逻中,臧帅与战友们趟过了几条寒冷刺骨的冰河,穿越多个无人区,渴了喝雪水、饿了啃干馕。回到到警务站时,已是次日零时。

  一呆就是两年,没有了起初的稚嫩,黝黑的皮肤和发紫的嘴唇是臧帅坚守的印记。

  每一个坚守在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的民警和护边员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印记。在这里,他们远离城市喧嚣,不被恶劣的环境所击倒,耐住孤独寂寞,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雪域高原,用责任和担当守护边境的稳定和牧民群众的平安。



责任编辑:高鹏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