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大道上阔步前行


贵州省普安县已入深冬,深山里的辣子树村阴冷潮湿,眼看着孩子们衣着单薄,公安部帮扶干部、辣子树村驻村第一书记祁聪鼻子发酸。 2021年11月9日,公安部帮扶干部、贵州省普安县棉花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飞与管护人员一起,查看棉花村砂糖橘果园果树长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1年12月14日,辣子树村小学沸腾了——祁聪对接的一微米助学公益组织为孩子们送来了219件棉衣、手套和帽子。整整一天,孩子们都在讨论新衣服,很多孩子衣服上的吊牌都不舍得撕掉。 祁聪记得,8月底他刚到辣子树村时,心里是忐忑的。他知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 为辣子树村小学增加支教老师,缓解师资匮乏的难题;多和群众沟通,提升他们改变村容村貌的意识;关注乌金鸡、滇黄精和砂糖橘的发展,让这三大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一忙起来,祁聪心里的忐忑没了,手上却多了新旧伤口。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2021年8月底,公安部再次向定点帮扶的贵州普安、兴仁和广西三江派驻帮扶干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安部驻兴仁市老里旗村第一书记姜有亮最关心的事。 2021年9月23日,记者见到姜有亮时,他正在给老里旗村前任第一书记、公安部扶贫干部侯毅打电话。村里现有的产业都是这位“老书记”打下的“江山”,姜有亮时不时向侯毅取经。 经过调研走访,姜有亮认为,当前急需为村里的乌金鸡打开市场。“仅仅依靠扶贫平台,产品难以形成稳定的市场,我们要打开一条自己的销售渠道。” 当地干部群众通过技能学习,在生产、经营环节能进入角色,胜任工作。在抓住商机、打开销路方面,姜有亮成了主心骨。“姜书记为了乌金鸡的销售,可以说是求爷爷告奶奶,到处找资源、找渠道。”这些天,老里旗村驻村干部勾发顺和姜有亮一起卖鸡,最懂得其中的不易。 下午3时,姜有亮赶往巴铃镇——他心心念念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到了。为了它,姜有亮在兴仁市各部门奔波了好几天。拿到许可证,他伸出手指,一字一句核对信息。有了这个许可证,乌金鸡对外销售之路又前进了一步。 脱贫攻坚阶段,各地公安机关扶贫工作队勇担使命、深入一线、攻坚克难,将人民公安为人民深深镌刻在贫困群众心间。如今,摆脱贫困的群众正沐浴着全面小康的阳光,向着幸福进发。放眼全国,公安民警秉持初心使命再出发,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千家万户,谱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2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公安局启动乡村振兴警务改革,大石寨派出所成了警务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大石寨派出所辖区面积55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阿尔山旅游线路的重镇,辖区治安形势复杂。在乡村振兴警务改革中,派出所进行了“森林派出所+地方派出所+交巡警中队”的“两所一队合一”基层警务改革,承担起守护平安乡村建设的重任。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 在浙江淳安,记者看到,青山如黛的下姜村,凤林溪穿村而过,两岸36家黛瓦白墙的民宿、各种特色农业大棚拔地而起。 好风景带来好光景。2020年,下姜村接待游客76.9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4626万余元。“游客多了,矛盾纠纷也多了。”淳安县公安局大市派出所所长徐林介绍,派出所创新“大安枫警”警务模式,把公安民警、热心群众、社会组织的力量整合为“下姜管家”,开展平安宣传、矛盾调解、安全巡查、民情收集、邻里互动、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 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150余人,带动村风民风不断向善向好。警民一心,“下姜管家”守护着乡村振兴。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2021年以来,江西省公安厅派驻乐平市乐港镇韩渡村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大力开展村容绿化美化。 “韩渡村村居虽然大多已经新建,但民居之间缺乏科学规划,村容离秀美乡村的标准仍有一定距离。”工作队队员熊贤平说,工作队已经拆除了十几处破旧危房,引导村民建设花园、果园、菜园和微公园,培育美丽庭院。 他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强化基础、完善功能、改变环境,建设生活区、服务区、公共设施区、生活垃圾区、花圃、草地、绿化带等,把韩渡村建设成为彰显产业兴旺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自然生态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原来,韩渡村进村道路仅有一条主路。如今,工作队已在村子外围修筑硬化了一条700米的进村路,路名就叫振兴大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