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超时引发争执 互相理解方能和谐
事件回放▲▲▲
外卖超时引发纠纷
4月2日中午,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滨江派出所接到某单位员工小陈报警,称其与一名外卖骑手发生矛盾纠纷。派出所民警现场调查得知,1小时前小陈在出差前点了午饭外卖,等了很久才收到。虽然外卖骑手一再解释自己刚来芜湖不久,因不熟悉环境而超时,小陈仍然要给他差评并投诉。外卖骑手感觉顾客不尊重自己,用方言骂了小陈,双方为此发生争吵。
民警经过调查得知,外卖骑手确实来芜湖不到半个月,路况不熟,与客户沟通时因方言出现障碍,非有意超时。民警针对双方矛盾焦点“超时”“语言不通”“缺乏尊重”等方面进行调解。通过以案释法,温情劝导,最终化解了该起纠纷。
事件分析▲▲▲
多些相互理解与尊重
当前,点外卖已经成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而外卖因超时、送错地点、送错商品、口味异常等原因,导致客户对外卖骑手不满,甚至给予差评,从而导致外卖骑手与客户之间产生矛盾纠纷的事件时有发生。这起事件中,客户认为“准时送达”是基本要求,而外卖骑手则希望客户理解自己是新手。双方缺乏沟通、理解与尊重,是引发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
民警支招▲▲▲
三方面共同推进矛盾化解
何婧(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滨江派出所教导员):
建议从平台管理、消费者理解、外卖骑手权益保障等三方面共同推进工作,有效化解外卖骑手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纠纷。
平台管理方可建立“新手保护”机制,为新注册的外卖骑手提供1周至2周的新手期,适当放宽超时标准,标注其身份,如客户端显示“新骑手,请多关照”等。同时,建立高频送餐区域的“难点地图”,供其查询。
对消费者而言,要知道外卖骑手一般不会故意超时,新骑手或临时替班骑手可能因区域不熟等原因超时,消费者应对外卖骑手保持理解和宽容,若外卖骑手超时严重或态度恶劣,可通过平台进行投诉,但要避免与外卖骑手发生直接冲突。
外卖骑手若因不熟悉路线导致延误,应提前通过电话或平台告知客户,简要说明情况并道歉。同时,外卖骑手要善于使用导航工具,实时更新电子地图版本,关注平台提供的客户留言,避免因超时引发纠纷。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王娅飞,通讯员张红、王娜)